首页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省级精品课程 〖管理学原理〗 >> 详细内容
 
第十二章创新
日期:2016-04-30 23:15:33  浏览量:4640

第十二章

创新

123、节

创新概念等

课时

理论4课时

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

实践2课时

参见实训指导书

 

 

 

 

 

 

 

知识点:

1 理解创新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意义。

2、理解技术创新的类型及其基本方法。

3、理解组织创新的类型及其基本方法。

4、了解创新的过程

技能点:

  1. 培养创新意识
  2. 培养创新能力

 

重点

创新的基本内容、创新活动的过程、流程再造

 

难点

流程再造

理论教学讲授内容:

导入话题——趣味阅读:发现“不拉马的士兵”

    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其操练情况。他在几个部队都发现同样的问题:在一个单位操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不解,究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军官回去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发现,长期以来,炮兵的操练条例仍因循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在那个时代,大炮的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要的时间。现在大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了,但操练条例一直没有调整,因此才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

  军官的发现使上级对条例做了符合实际的调整,并使他获得了国防部的嘉奖。

管理启示: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管理的最大敌人。创新则是企业生机勃勃的根本和源泉。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

创造是革新的前导,革新是创造的继续,创造与革新的整个过程及其成果则表现为创新。所以,创新是通过创造与革新达到更高目标的创造性活动,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

一、创新的涵义

从哲学的范畴看,创新使一种否定,是积极的、辨证的否定,是“扬弃”旧事物、生成新事物的过程。

管理领域所说的创新,是指一种思想和原则,以及在这种思想和原则指导下,组织所从事的不断适应环境变化、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活动。

二、创新的作用

1、创新是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基本过程。

任何组织系统都外界环境不断地发生物质、信息和能量地交换,而系统与环境地这种联系,通常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组织系统要求得与环境的动态适应和平衡,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去实现。

2、创新是保持组织活力,提高组织竞争力得保证。

创新的重要功能是增强组织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得能力,以对社会需要得认识能力,员工满意度、组织士气、信心不断提高;组织也因此获得相对于竞争者得综合比较优势,增强其应对竞争的实力。

3、创新与维持相结合,实现组织最优化的存在状态。

任何社会经济技术系统,一旦开始存在,就首先追求其自身的存在,延续其寿命,实现其发展。因此,维持是相对于创新的另一种组织活动状态。作为组织两种基本的存在状态,维持与创新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维持是实现创新的成果,创新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卓越的管理是创新与维持最优组织的管理。

三、管理的创新与维持

在管理实践中,整个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无非是维持与创新的矛盾统一。所谓有效的管理,就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结合。维持与创新对组织系统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则是创新的逻辑延续;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则为更高层次上的维持提供了依托和框架。任何管理工作,都应围绕着系统运转的维持和创新而展开。只有创新没有维持,系统便会呈现无时无刻无所不变的混乱状态;而只有维持没有创新,系统则会缺乏活力,最终将被环境所淘汰。卓越的管理是实现维持与创新有机统一的管理。

创新管理的成果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首创性(2)未来性(3)变革性(4)先进性(5)具有时间性。因此,创新的关键在于一个“新”字,是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成果为组织输入活力的活动。

创新管理与权变管理一脉相承,只有树立了权变的观念,才能理解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权变管理的思想变成现实。

  • 创新的类型

按不同的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创新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创新的程度看,可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2、从组织的处境看,可分为防御性创新和积极进攻性创新。

3、从创新的组织工作看,可分为自发的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

从创新对应的组织寿命周期阶段看,可分为初创时期的创新、运营时期的创新等。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现代管理认为,创新的内容可以分为组织外部环境的创新和组织内部环境的创新;而组织外部环境的创新,相对困难,这里仅就组织内部创新的内容作一定的探讨:

一、目标创新

 组织目标和组织计划等方面的变革,对组织管理影响很大,也很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方向。

 新经济背景下,通过满足顾客需要来获取利润

二、技术创新

(一)技术创新内容

1、要素创新(材料、设备)

2、要素组合创新(时间、空间)

3、产品创新(品种和结构

(二)技术创新的内涵

1、要素创新:材料、设备

2、产品创新:开发新产品、改造老产品

3、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工艺、设备、生产过程

(三)技术创新的的源泉

1、外的成功或失败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3、过程改意进的需要

4、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5、人口结构的变化

6、观念的改变

7、新知识的产生

三、制度创新

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

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一个组织的结构是由其复杂性、正规化和集权化程度决定的。变革者可以对组织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要素加以变革

五、环境创新

环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创新

市场创新主要是指通过企业的活动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

作为重要的管理原理,创新已成为组织发展地重要保证,是组织的灵魂。在管理实践中,各种组织既要牢固树立创新的思想,又要采取切实步骤进行创新活动;既要看到创新为组织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又要注意分析和防范创新的风险,没有无风险的创新;另外,还要将创新纳入组织制度的体系,使其有章可依,获得保障。

 

第三节    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一、创新的过程

成功的创新要经历发现和寻找机会、提出设想和方案、迅速实施行动、坚持不懈这几个阶段的努力。

1、现和寻找机会。创新之所以要打破原有的秩序,是因为其内部存在的或出现了某种不协调的现象。创新活动正是从发现和利用旧秩序内部的这些不协调现象开始的。

2、出设想和方案。敏锐地观察到了旧秩序中的不协调现象之后,还要透过现象找到原因,并据此分析和预测不协调现象的未来变化趋势,估计它们可能给组织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后果,并提出消除不协调和使系统在更高层次实现平衡的创新构想。

3、速付诸实施。创新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迅速行动。

4、坚持不懈。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创新者在开始行动以后,为取得最终的成功,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下去。要在创新中坚持下去,创新者必须有足够的自信心,有较强的忍耐力。

管理系统还需要建立起合理的评价和奖惩制度。创新的原始动机也许是个人的成就感、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如果创新的努力不能得到组织和社会的承认,不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合理的报酬,则继续创新的动力就会渐渐失去。所以物质的和精神的激励,也是维持组织不断出现创新成就的保证。

二、创新思维

现代组织的一切创新活动首先是思维的创新,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是管理创新职能的基本前提和内容。在组织活动中,新技术的发明、新观念的形成、新理论的创建,都应当归因于创新思维的形成。所以,组织管理的成功就在于创新。

1、创新是管理的核心要求。管理活动必须有创新所伴随,不仅因为管理活动是处在每时每刻都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必须以创新来适应和迎接这些变化。

2、创新思维的特征。创新思维在思路的选择上,在思考的技巧上,在思维的结论上,都具有独到之处,在前人和现有的思想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和开拓性。创新思维并不十分看重别人的经验和方法,不完全遵循现有的程序,它在方式、方法、程序、途径等各方面都是没有框框的,因而可以自由想象,可以多方位地试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1、创新思维是一切管理知识和经验的源泉2、创新思维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3、创新思维可以开辟管理活动的新局面。

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是由各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他的管理经验、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都是创新思维的前提。但在管理活动中,最能激发管理者的创新思维的因素是目标、意志、兴趣、情感等。创新思维不是无源之水,人要进行创新思维,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往往越能够进行创新思维。

4、(1)知识和经验为创新思维提供契机。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就越能观察和发现问题,也就越能开辟出进行创新思维的新领域来。(2)知识和经验对管理者确定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基本前提的方向。管理者要进行有效而成功的创新思维,必须从自己的智力可、才能和素质等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设计出成功的道路。(3)知识和经验决定着管理者创新思维的质量。知识和经验越丰富,他的视野也就越开阔,他的思路也就越宽广,就能够进行广泛的联想、丰富的想象。

三、创新的阻力及克服

随着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组织变革是一种经常性的工作,同时也遭到外界组织和成员的抵制。变革阻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为个体、组织自身和外部环境方面。

()个体阻力

变革中个体的阻力源来自于人类的基本特征。1、习惯。如果你面对突然的变革时,以长期形成的惯常方式做出反应的趋向会成为阻力源。2、安全对未知的恐惧。3、经济因素。在变革过程中,人们担心工作任务或工作规范的改变会引起经济收入的下降,导致人们的心理恐慌和抵制改革现象。4、选择性信息加工。

()组织的阻力

组织就其本质来说是保守的,它们积极地抵制变革。抵制变革的组织阻力主要有6个方面。

结构惯性,组织有其固有的机制保持其稳定性;变革点的有限性,组织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子系统组成,一个子系统的变革必然会影响其他的子系统;群体惯性,即使个体想改变他们的行为,群体规范也会成为约束;对专业知识的威胁,组织中的变革可能会威胁到专业群体的专业技术知识;对已有的权力关系的威胁;对已有原资源分配的威胁。

()外界阻力

1、与本组织直接利益关联者。2、不同观点的各种媒体和社会舆论。3、上级部门或行业的直接管理者。4、法律法规制度和国家政策。

()创新阻力的克服

1、宣传、教育和沟通。利用广泛的各种形式的宣传,举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会使创新的阻力大大减少。

2、参与。个体很难抵制他们自己参与做出的变革决策。

3、促进与支持。变革推动者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支持性措施来减少阻力。

4、谈判。变革的推动者处理变革的潜在阻力的另一个方法是,以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换取阻力的减少。

5、带头示范。通过让某个变革阻力群体的领导者在变革决策中承担重要角色来起示范和带动他们。

6、强制最后一项策略是强制,即直接对抵制者实施实在的威胁和压力。

第四节 工作流程的再造

一、组织基本流程的类型

1、战略流程

2、经营流程

3、保障流程

二、组织工作流程构成的影响因素

1、组织文化

2、工艺技术特征

3、管理风格

三、流程再造的基本途径

第一,发现与准备阶段

一是在回顾企业战略、结构、业务流程,重新定义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企业定位,确定可开展的项目群;

二是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再造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三是选择前期项目切入点并明确其范围,或选择典型的样板/示范项目。

第二,重新设计阶段

运用业务活动图示法等工具对业务流程进行细致的区分

设计多种体现简化、整合自动化原则的新业务流程方案

对各个方案进行投入——产出或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

第三,具体实施阶段

选取合适方案,并准备好应急方案

方案实施

更新相关数据,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实训一:案例分析与讨论(课堂进行,内容见实训指导书)

【实施形式与要求】

1、每名学生在充分阅读的情况下,先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以班级为单位讨论。

2、班级讨论结束后,每名学生把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上交,教师评分之后存档。

实训二:管理游戏(课堂进行)

【实训目标】

1、理解创新职能的内容;

2、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实训内容与要求】

实习工厂

1、每5—7人一组,告诉他们现在他们就是一家玩具公司的职员,他们的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新的玩具,可以是任何类型,针对任何年龄段,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有新意。

2、给他们10分钟时间,然后让每一个组选出一名组长,对他们设计的玩具进行详尽的介绍,内容应该包括:名称、目标群体、卖点、广告、预算等等。

3、由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1)什么样的创意会让你觉得眼前一亮?怎样才能想出这些创意?

(2)时间的限制对你们想出好的创意是否有影响?

(3)一个好的提案是不是只要有好创意就行了?如果不是还需要什么东西?

【成果与检测】

在每个组都做完自己的介绍之后,让大家评判出最好的组,即以最少的成本做出了最好的创意;另外也可以颁发一些单项奖,例如最炫的名字,最动人的广告创意,花钱最少的玩具等等。

 

 

 

 

  1. 思考流程再造的实质是什么?
  2. 思考创新和维持有什么关系?

 

 

 

 

1 周三多主编,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2 冯立鳌 著, 三国风云人物正解,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508   

3[]科特勒,(美)凯勒 著,梅清豪    营销管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点击数:4640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