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省级精品课程 〖管理学原理〗 >> 详细内容
 
第五章计划
日期:2016-04-30 23:01:50  浏览量:5048
 

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123、节

计划的概念等

课时

理论4课时

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

实践2课时

参见实训指导书

 

 

 

 

 

 

 

知识点:

1、熟悉计划的类型

2、掌握计划的编制环节

3、掌握目标管理的内涵

4、理解战略管理的含义

技能点:

1、培养战略分析的思维

2、掌握目标管理方法的运用

3、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能力

 

 

重点

计划的内容、类型、编制方法;目标管理;战略管理

 

难点

计划的层次

理论教学讲授内容:

导入话题——趣味阅读:趣味阅读三   父子打猎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他们到了目的地。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还有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说:“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还有沙漠。”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三。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父亲高兴地说:“你答对了。”

管理启示:

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一经确立,就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与性质

一、计划与计划工作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是对未来行动的规划。它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认知过程。是重要的管理职能。

(二)计划工作的含义:

  广义: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工作过程。

  狭义:指制定计划,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三)理解计划的含义应把握四点:

1、计划是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计划是一个连续的行为过程

3、计划是计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4、计划需要修正和调整

二、 计划工作的性质

1、目标性

2、  首位性(基础性)

3、  普遍性和秩序性

4、  强制性与弹性

5、  经济性

6、  创新性

三、计划的任务- 5W1H

1、做什么           What to do it ?

2、为什么做        Why to do it ?

3、何时做           When to do it ?

4、何地做           Where to do it ?

5、谁去做           Who to do it ?

6、怎么做           How to do it ?

四、计划工作原理

(一)限定因素原理

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

限定因素原理其含义是主管人员在制定计划时,必须全力找出影响计划目标实现的主要限定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得力措施。

(二)许诺原理

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灵活性原理

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

 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说明制订计划要留有余地

(四)改变航道原理

 计划制定后,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检查和修订。

 说明执行计划要有应变能力

第二节  计划的程序和类型

一、计划的程序

 (一)估量机会

估量机会是在实际的计划工作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的,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加以估计,并在清楚全面地了解这些机会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探讨。按照我们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弄清楚我们所处的地位,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严格地讲,估量机会不是计划工作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确定可行性目标。

(二)确定目标

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为组织及其所属的下级单位确定计划工作的目标。计划工作的目标是指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年)所要达到的效果。它指明我们要做的工作有哪些,重点应放在哪里以及告诉我们计划工作的策略、政策、程序、规则、预算和方案所要完成的是些什么任务。

(三)认清现在。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把组织置于更大环境考虑问题。

(四)研究过去。不仅从过去事件中得到启示更要探讨其中规律。

(五)预测并确定计划前提条件。 所谓计划工作的前提,就是计划工作的假定条件。换言之,即执行计划时的预期环境。预期环境是靠预测得来的,预测的范围应尽量广泛。

(六)拟订和选择可供选择的方案。按照前提和目标来权衡各种因素,以此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

(七)制订主要计划和派生计划。清楚描述计划内容。做出决策之后,就要制订派生计划。基本计划要靠派生计划来扶持。派生计划是主计划的基础;只有派生计划完成了,主计划才有保证。

(八)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在完成以上几步工作之后,最后一项便是把决策和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通过数字来大体反映整个计划。预算可以成为汇总各种计划的工具,它是衡量计划工作进度的重要标准。

二、计划的类型

(一)计划的类型

划分依据

类型

时间长短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地位

战略计划、战术计划

性质

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职能空间

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程序化程度

程序化计划、非程序化计划

 

(二)计划的层次体系

      

 

 

 

使命

 

目标

 

预算

 

方案/规划

 

规则

 

程序

 

政策

 

策略

 

 

 

 

 

 

 

 

 

 

  三、制定计划的方法

包括:运筹学方法;目标-规划-预算方法;滚动计划法

(一)滚动计划法

  • 滚动计划法的特点:“分段编制,近细远粗”

(二)网络计划技术

1、产生

 网络计划技术于19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方法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制定计划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计划评审技术、组合网络法等。

2、基本原理

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 

3、基本构成

网络图

工序

实工序

虚工序

路径

关键路径

 

第四节 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1954年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思想。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简称MBO)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依据和标准。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一)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

(二)目标管理是一种民主的、强调职工自我管理的管理制度

(三)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三、目标的性质

目标表示最后结果,而总目标需要由子目标来支持。这样,组织及其各层次的目标就形成了一个目标网络。作为任务分配、自我管理、业绩考核和奖惩实施的目标具有如下特征: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富有挑战性;伴随信息反馈性

四、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孔茨认为,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瞄准、有效和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一)制定目标 

包括确定组织的总体目标和各部门的分目标。总体目标是组织在未来从事活动要达劭的状况和水平,其实现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为了协调这些成员在不同时空的努力.各个部门的各个成员都要建立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分目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组织总体目标为中心的一贯到底的目标体系。在制定每个部门和每个成员的目标时,上级要向下级提出自己的方针和目标,下级要根据上级的方针和目标制定自己的目标方案,要在此基础卜进行协商,最后由上级综合考虑后作出定。

 (二)明确组织的作用

理想的情况是,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应有某一个人的明确责任。然而,几乎不可能去建立一个完美的组织结构以致每一特定的目标都成为某个个人的责任。例如,在制定一种新产品投入的目标中,研究、销售和生产等部门的主管人员必须仔细地协调他们的工作。组织常采用设立一名产品主管人员来统一协调各种职能。

(三)执行目标

组织中各层次、各部门的成员为达成分目标,必须从事一定的活动,活动中必须利用一定的资源。为了保证他们有条件组织目标活动的展开,必须授予相应的权力,使之有能力调动和利用必要的资源。有了目标,组织成员便会明确努力的方向;有了权力,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与权力使用相应的责任心,从而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使目标执行活动有效地进行。

(四)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既是实行奖惩的依据,也是上下左右沟通的机会,同时还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成果评价既包括上级对下级的评价,也包括下级对上级、同级关系部门相互之间以及各层次自我的评价。上下级之间的相互评价,有利于信息、意见的沟通,从而有利于组织活动的控制;横向的关系部门相互之间的评价,有利于保证不同环节的活动协调进行;而各层次组织成员的自我评价,则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自我激励、自我控制以及自我完善。.   

(五)实行奖惩

组织对不同成员的奖惩,是以上述各种评价的综合结果为依据的。奖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公平合理的奖惩有利于维持和调动组织成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奖惩有失公正,则会影响这些成员行为的改善。

(六)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成果评价与成员行为奖惩,既是对某_阶段组织活,动效果以及组织成员贡献的总结,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为组织成员及其各个层次、部门的活动制定新的目标并组织实施,便展开了目标管理的新一轮循环。  

五、目标管理的作用

(一)优越性

1.能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效率

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3.能有效的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二)局限性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4.企业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三)有效推行目标管理

1.推行目标管理要有一定的思想和科学管理基础

2.推行目标管理的关键是领导者

3.目标管理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

 

第四节 战略管理

一、战略和战略管理的含义

1、战略

对一个企业来说,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

2、战略管理

通过维持和创造组织目标、环境与资源三者的配合,以发展出战略的一种管理程序。战略管理的目标是取得组织长期的获利和成长。

二、基本竞争战略

1.总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在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其成本或费用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水平的竞争战略。

2.差异化战略:是指直接强调企业与用户的关系,通过向用户提供与众不同或别具一格的产品或服务而向用户创造价值的竞争战略。

3.集中一点战略:企业选择一个或一组细分市场,量体裁衣,为其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市场服务的竞争战略。

三、核心能力在企业内扩张的成长战略

1.一体化战略

①企业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②企业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③企业获得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2.多元化战略

a.同心多元化:企业向现有市场提供新的相关产品。

b.横向多元化:企业向现有市场提供新的不相关产品。

c.混合多元化:企业向新市场提供新的不相关产品。

3.加强型战略

a.市场渗透:加强营销,提高现有市场的份额。

b.市场开发:加强营销,进入新的区域市场。

c.产品开发:加强研发,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

四、核心能力在企业外扩张的成长战略

1.战略联盟

2.虚拟运作

3.出售核心产品

五、防御性战略

1.收缩战略

2.剥离战略

3.清算战略

 

实训一:案例分析与讨论(课堂进行)

【实施形式与要求】
1、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
2
、班级讨论结束后,每小组把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上交;
3
、教师评分之后存档。

实训二:管理游戏(课堂进行)

【实训目标】

1培养做事的计划性和逻辑性

2、掌握计划的制订程序

【实施形式与要求】
个人完成;时间:3分钟;材料:无;场地:不限要求参与者分别进这两房间各一次,然后判断出这三盏灯分别是由哪个开关控制的。

【实训内容】推理判断开关

  有两个房间,一间房里有三盏灯,另一间房有控制着三盏灯的三个开关,这两个房间是分割开的,从一间里不能看到另一间的情况。

【答案提示】
 1、先走进有开关的房间,将三个开关编号为a b c

 2、将开关a 打开5分钟,然后关闭,然后打开b

 3、然后走到另一个房间,即可辨别出正亮着的灯是由b 开关控制的。再用手摸另两个灯泡 ,发热的是由开关a 控制的,另一个就一定是开关c了。

 实训三:模拟分析一份企业计划(课堂进行)

【实训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一份企业计划,在分析计划书的过程中,理解计划的分类,领会计划制订的方法,并与目标管理相联系,整理出支持本计划的目标。

【实训内容与要求】

1、由学生多渠道联系相关企业获取计划书(可以是父母、同学、亲戚的单位,尽量获取近期计划)。

2、将同学们搜集到的计划进行分类,以此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这些计划是由那些部门制订的,制订的程序如何?认真评价计划优缺点,并将讨论过程及分析结果记录。

【成果与检测】

1、每个小组上交一份计划讨论记录。

2、考核每个人所取得资料的典型性,分A、B、C、D四个等级评定

 

 

 

 

1、在模拟公司里运用滚动计划法等计划方法安排活动计划。

 

 

 

 

 

 

1[]汉迪 著,崔姜薇 译《管理之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2[]迈克尔·波特 著,陈小悦 译,  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 200510

3、郑作时著,《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浙江人们出版社,20059

 

点击数:5048收藏本页